金庸和朱玫婚礼
假设你是一个男人,会在中年发迹后抛弃同甘共苦,甚至变卖陪嫁首饰支持你的妻子吗?
金庸,做了。
假设你是一个女人,因为丈夫出轨逼迫你离婚,甚至间接害死你儿子,你会回头原谅他吗?
朱玫,不会。
这就是金庸与第二任妻子朱玫全部婚姻故事的缩写。
如果非要为这段婚姻故事取一个名字,大抵就是:多情才子遇上刚烈千金,空爱一生终成恨!
01 1955年 是爱情开始的那一年。
把时间倒回至1955年的秋天。
彼时,金庸的第一本武侠小说《书剑恩仇录》的连载即将结束,但一个名叫朱玫的少女有些惆怅,她察觉自己不仅爱上了这本小说,更惦记上了创作这本小说的作者。
书剑恩仇录报纸版面
她总是忍不住去想,他是什么样的人?他是不是年纪很大?是不是很有文化,不然怎么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?在这种强烈的渴望下,朱玫决定写信直接约对方在松子园见一面。
按照咱们现在的话说,这是跟“偶像奔现”啊,不论以前还是现在,都堪称一个“壮举”。
到了约定的时间,朱玫忐忑地坐在咖啡厅,不多时,咖啡厅进来了一个客人,他穿灰色西装,戴着一副金丝眼镜,浑身上下有种优雅的绅士风度。
待来人走向自己,并介绍自己本名查良镛,笔名为金庸时。
朱玫更是大大地震惊了:他竟这样年轻,甚至有些英俊。
金庸年轻时
那一天,两人相谈甚欢。
之后,每一期小说发表后,朱玫都会细心的将她听到的一些读者反映如实写信转给金庸。而金庸也从不摆架子,诚恳又真挚地回信道:
“朱玫小姐,我的小说就是在你不断批评中加以改正和完善,因此我非常感谢你,因为我身边拥有像你这样热心的读者,我就能把武侠小说写的更好了。”
金庸和影视剧演员合照
倘若这段感情继续保持这种“伯牙子期”式的友谊,朱玫或许可以成为金庸胸口的“朱砂痣”。
为她牵肠挂肚,也为她午夜梦回。
但事与愿违,朱玫在心里种下的是一颗“名为崇拜,实为暗恋”的种子,只待时机成熟,这颗暗恋的种子便要生长发芽。
金庸和朋友参加酒会
02 1956年 婚姻悲剧拉开大幕。
1956年5月1日,相识不到一年,年仅21岁的朱玫简单地穿着一件旗袍便嫁给了金庸。
没有大型的婚礼,因为金庸彼时正囊中羞涩;没有父母祝福,因为朱家极其反对朱玫下嫁一个二婚男;
对于朱玫这样留过洋,又家境殷实的女子,肯定也幻想过穿着白纱,走过红毯,在众人的祝福声中,走向那个她视为珍宝的爱人。
但因为爱情,即便这场婚礼不算隆重,即便会被家人抛弃,朱玫都甘之如饴。
人生太过顺风顺水的女子,总会比寻常女子更向往轰轰烈烈的爱情;亦或者朱玫误以为金庸能写出“爱到极处,不但粪土王侯,天下的富贵荣华完全不放在心上,甚至生死大事也视作等闲”那样痴情的句子,应当也是对爱情始终如一的男人。
那一刻,她的心里,这个执笔写下快意江湖的大侠,必然也会为她谱写出一章旷世奇恋。
但事实上,这厢朱玫上演“女追男”,那边,金庸其实也在上演“男追女”。只可惜,这个女人并不是朱玫,而是当时以美貌出名的影星--夏梦。
金庸和夏梦
在这场三角恋爱中,真正的备胎其实是“朱玫”。
但对于受过西洋教育又性格爽朗的她而言,即使一开始爱的不是她,也没关系。爱情不就是我爱你,我等你,我陪你这样的罗曼缇克。
大概上天也被朱玫的诚意打动,夏梦拒绝了金庸。
年轻时的夏梦
情场失意,职场也不顺的金庸最终选择回归朱玫的怀抱。
大概只有在朱玫这里,他才可以继续做回那个骄傲的才子,那个可以被仰视、追求的男人。
03 1956年--1976年,几番风雨,同甘共苦。
婚后的生活,朱玫还没来得及品尝爱情的甜,便先尝到了婚姻的苦。
先是金庸不想再为报社打工,打算自己办报纸,命名为《明报》。
金庸和朋友
这在当时有多难呢?
有一句当时的俗语可以很好概括:“如果你恨谁,就劝他办报纸。”
不仅金庸要顶住压力往上,身为妻子的朱玫也要“夫唱妇随”。
她辞退了安稳的工作,转而去做《明报》奔赴一线的免费劳工;还要时不时担任金庸的贴身心理医生,鼓励他,安慰他。
金庸在《明报》上的连载小说
“先生,我想咱的《明报》虽然创刊时不会引人注目,可是只要长久坚持我们办报的特色,它的影响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大,所以请先生千万不要灰心!”
“先生,《神雕侠侣》的情节十分吸引人,连载在咱们的明报上,一定会受到欢迎的!”
“我还要提醒先生一定要有思想准备,咱们的报纸在刚上市时也许马上打不开局面,但我们要有信心,我相信《明报》发行一段时间以后肯定会打开销路,并拥有相当大的读者群!”
金庸作品《神雕侠侣》剧照
更甚至,在金庸无力支付员工薪水时,这位名门千金还要靠变卖黄金首饰支援丈夫。
对于妻子的贴心与坚韧,金庸分析说:“我自己的性格更接近张无忌,过于温和优柔。而朱玫的强势,恰好弥补了我的不足。”
古人常用“出得厅堂,入得厨房”形容一个女性的完美,朱玫的优秀更甚于此。
下班后,她又从女强人做回查太太,在菜市场为几毛菜金讨价还价,用最少的钱满足一家人生活所需。入了冬,因为没钱装暖气,靠写作维生的金庸常被冻得手脚冰凉,而朱玫总是先将自己的手捂热,然后再给金庸捂手。
张无忌剧照
更因为担心金庸一旦开始写作会忘记吃饭睡觉,朱玫还要做好饭从九龙送到香港。
那段送饭的路程并不长,不过13公里左右;但那段送饭路程也不短,朱玫坚持了很多年。
朱玫用一颗炽热的真心诠释了一个女子最纯粹的爱意--我愿你三冬暖,我愿你三餐安。
那是一段极其困苦的日子,但在朱玫心里,那是一段最好的日子。
在她的心中,金庸是宛若偶像的存在,是才子,是大侠。但就是这样一个男人,会在她的面前表现出悲伤、无力;也会需要她的支持,依赖她的付出。
这种特别的“需要感”击溃了朱玫所有的骄傲,她的一颗心,盛满了对金庸毫无保留的爱。
还记得在一个寒风肆虐的晚上,夫妻二人为了节约3元的船票钱,只能等船坐满人才可以出发。但两人丝毫不觉窘迫,也不指责对方,而是在码头相互依靠取暖,一起勾勒未来。
九龙到香港地图
那时的朱玫怎么也想不到,命运给够了糖,就要开始收利息。
1976年金庸出轨服务员-林乐怡。
04 1979年 情义千斤,也终要再见。
对于这段出轨,朱玫也隐约有所察觉,她尚且未做过激反应,金庸倒是先发制人。
待朱玫年过半百,人老珠黄又疾病缠身时,金庸告诉朱玫“我和你没有共同语言,我要和你离婚”。
这一年,是金庸和朱玫结婚23年纪念,这一年,林乐怡也恰好23岁。
金庸好友倪匡说:“老公当老板发了财,有两个老婆有什么要紧的?”
1976年,金庸出轨后撕掉离婚书挽留前妻,朱玫却说:已没有回头路
又或者戴茂生说:“朱玫是个好女人,可惜犟了一点。查先生是作家嘛,自有浪漫情怀,朱玫忍不来,连番争吵,感情如何维持得下去?”
是的,朱玫还是那个骄傲的朱玫!
她没有听进这些所谓的“逆耳忠言”。
23年的婚姻坚持,凭什么到最后要与另一个女人“共享丈夫”?金庸笔下对忘恩负义的薄情郎从来没有好结局,到了自己身上,竟然妄想“一妻一妾,尽享齐人之福?”
既然深情不在,一纸婚书又有何用?
金庸和孩子
当年牺牲全因爱你,今朝得你背弃,我亦决不回头!
如同当年不顾家人反对也要嫁给金庸一般,这份刚烈,朱玫也同样用在了和金庸离婚上。
但远在重洋的儿子坚决反对,他不希望父母离婚,苦劝未果后,加上自身感情受挫,竟在万念俱灰下选择了轻生。
麻绳专挑细处断,厄运专找苦命人。
朱玫对这段婚外恋再无容忍的可能。
1976年,面对金庸撕掉离婚书挽留的深情,朱玫一脸平静又冷淡地说道:“我们两个没戏了,早已没有了回头路。”
是啊,迟来的深情比草都轻贱啊。
谁会留恋一个出轨后的回头?谁又会稀罕这种被同情的爱?明明已经被伤到体无完肤,难道我还要感谢你留我一条命吗?
金庸晚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自己有三大痛!一是错卖自己一手创建的《明报》;二是婚姻失败;三是长子自杀。
但这三大痛,其实都和朱玫有关。
金庸和林乐怡
若不是朱玫不再镇守《明报》,夫妻同心,也许金庸不至于丧失对《明报》的主宰权;
如果金庸不曾出轨,也许第二段婚姻可以走到白头,不再有遗憾与后悔;
如果家庭和睦,有双亲支持,也许儿子不会对这个世界的凉薄感到绝望。
“也许”那么多,但也只能是“也许”。
正如朱玫其实一开始叫朱枚。
因为金庸认为,作为一个记者,应以“文”为主,所以他把朱枚的“枚”改成了“玫”字,朱玫这个名字由此而来。
大概从朱玫认可金庸为自己改名开始,她的命运便被做好注脚。
这一生,因与金庸相恋,而如玫瑰绽放;但光阴逝去,她的下半生也如玫瑰般,极致绚烂后迎来凋零。
1998年,朱玫因肺病住进香港湾仔律敦治医院,3名子女因在海外,再加上朱玫离婚后鲜少与子女来往,她的身边竟无一人陪伴。
香港湾仔律敦治医院
11月8日,在经历长久的病痛折磨后,在孤独中怅然离世,甚至连死亡证明都是医院员工代为领取。
到最后,朱玫终究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,一代佳人,香消玉殒。
强势、刚烈,是朱玫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,终其一生,丝毫未变。
这份刚烈,让她对不纯粹的婚姻弃之敝履;更是因为刚烈,哪怕再伤心,也不肯低头示弱。
波伏娃在《第二性》中写到:
“有一天,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‘强’去爱,而不是用她的‘弱’去爱,不是逃避自我,而是找到自我,不是自我舍弃,而是自我肯定。
那时,爱情对她或他将一样,将变成生活的源泉,而不是致命的危险。”
如果用世俗的标准评价,似乎朱玫是不幸的,没有大笔遗产继承,也没有子女绕膝为乐,但如果肯站在朱玫的角度看,其实她是幸运的。
终其一生,她没有委屈自己,她尊重了自己的心意,肯定了自己的人生选择。
既没有勉强自己接受金庸地馈赠,换得金庸“心安”;
乃至金庸无奈的对朋友说:我一直想接近她,帮助她,可她拒绝我,不愿见我。
金庸晚年采访
甚至,金庸请好友王世瑜送钱给生活困顿的朱玫时,朱玫也不屑的说:我才不稀罕他的钱……
也没有通过隐忍回头,接受金庸“不离婚”地请求,换得金庸“理得”;
虽然朱玫的后半生过得很不好,但这对金庸来说,或许才是最刻苦铭心的惩罚。
也许正是朱玫毫不犹豫地转身,才换来今时今日金庸的一句“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人,只有朱玫”。
对于朱玫这样刚烈的女人而言,如果不能因为被爱得你挂念,那便因为愧疚换你一世不安吧。
1976年,金庸出轨后撕掉离婚书挽留前妻,朱玫却说:已没有回头路。